轉載于網絡
柚子老師
我要抓狂了!!現在的孩子真是瘋了,初三中考還有二十幾天了,自修課玩手機游戲!
nice爸爸
額……,學校會沒收他們手機么?
柚子老師
有啊,每天我都在和他們斗智斗勇!這兩個月已經收掉7、8個手機了。我真是快瘋了,自修課、平時的時間啊、晚自習前的時間啊,我去逛一圈,幾個手機就收來了,就發現一有時間就在玩游戲,真是痛苦。
nice爸爸
家長有沒有管這個事情呢?
柚子老師
有啊,有個男生的家長都快失去理智了。今天他家長群里和我說:“柚子老師,你和我兒子說,讓他5點20校門口等我,我要在校門口扁他!” 然后我們家長群里一大堆家長要拉住他,我也拉住他,說不能這樣做啊!他后來終于理智下來了。
nice爸爸
可千萬不能這樣,別像前段時間北京那家,小孩都跳樓了……
柚子老師
游戲“打怪升級”,真的是讓人上癮哎。我發現,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沒有自己真心喜歡的興趣愛好,要不就是被家長逼的學學學,所以一接觸到游戲,就被吸引了……
nice爸爸
的確,正確的興趣愛好,就像心中有夢想,為了夢想,抗壓性就高很多!
這是今天,杭州某知名初中班主任,和我聊到的話題。
沉迷游戲,表面上看,是一個手機、一個游戲的問題;
但是游戲的讓人上癮的機制是什么?
有沒有什么興趣愛好也有類似的機制,可以讓孩子從小培養這種愛好,到了初高中也依然心中有夢?
我問柚子老師,這些學生是不是玩的游戲主要是《王者榮耀》?老師說是的,很奇怪這些游戲為什么那么著迷?我因為也玩過一陣,我想這類游戲之所以讓人上癮,完全是游戲機制的設計,有幾個重要因素就是:打怪升級、組團PK;這種機制讓孩子在虛擬世界里有了滿滿的“成就感”;更可怕的是這類團隊對戰游戲,孩子還會因為團隊榮譽、戰隊成績而彌補了現實世界的“孤獨感”。所以說游戲害人,還真是從心理上一本正經的害人!!
那么有沒有一種學科愛好?也能打怪升級,組團PK?
繼續和老師挖掘這個問題。老師說,其實學科和興趣課程,歸納起來是有三大類:1. 基礎學科,比如語數外;2. 應用學科,比如STEAM教育涉及的工程、技術等,物理化學等也大多屬于這一類;3. 體藝修養,比如體育類、音樂樂器類、包括國學也可以歸這一類。
這三大類可以看到,第1類基礎學科類的學習對于小學段小孩來說,是必須要學、要考試的,除了部分學霸熱衷于刷題和考試名次外,沒什么可以持續的打怪升級的成就感;
第3類體藝修養,有些也有團隊競技、升級考級帶來的成就感,但更多的還是側重在自身的內涵、修養上面,這個和打游戲的感覺完全不一樣。而且藝術音樂上的升級提升,周期比較長。
但第2類應用學科里,有一些科創、機器人、編程等科目,和游戲里的打怪升級、團隊PK就很像了。比如科創、航模、電子創客等,為了一個項目會遇到很多技術問題,不斷測試克服,最后成功了,這種成就感就特別的真實;比如機器人,學習一個階段,就可以組隊參加機器人競賽,競賽項目也是一個個挑戰,需要賽前集訓、臨場發揮,這和“打怪升級、團隊PK”的過程一模一樣,成就感不斷的積累。毫無疑問,這第二類應用學科里,可以選擇一種成為孩子重要的興趣愛好之一。
所以孩子沉迷游戲,到底是表面上這只手機、這個游戲的問題;還是因為從小沒有支持他們擁有正確的興趣愛好?就像我和柚子老師說的,心里沒有夢,沒有經歷過這些機器人、科創類競賽,怎么體會得到這種打比賽的成就感。
人的學習,最大的驅動一定是因為感興趣,熱愛。語數外等主課,真能熱愛到癡迷的鳳毛麟角;但是如果你有幾樣正確的興趣愛好,甚至成為夢想,像機器人教育那樣,你通過學習、競賽,一路就是這么“打怪升級”過來的,語數外等主課,無非多了幾個大Boss,繼續打就是了。抗壓性自然高很多,成績也不會差,到了高中甚至還能“玩”出一個高校自主招生的機會,比如柚子老師班里有因為信奧、機器人等獲獎,早早拿到重點高中PASS卡的。所以現在小學段的家長,看看前面初中孩子的例子,盡快培養好孩子正確的興趣愛好,還不算晚!